很久以前,在滇西勐陇(今龙陵)西南部的大山之中有一户姓甘的人家,祖祖辈辈男耕女织,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可惜人丁不旺,代代单传。到了甘发这一代,非但不发,差点连根都断了。夫妇俩到四十岁上才终于生下一个儿子。想想先辈的厚望,想想得子的艰难,干脆将儿子叫做甘南(难),乳名余甘子。
甘南自小乖巧懂事。五六岁的时候就常常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上山拾柴、放牛。回到家就帮着母亲烧火做饭,干一些轻巧的家务活。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甘南十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让他在生日里吃上一顿味道鲜美的江鱼,下水捕鱼时不慎失足跌入河中,被滚滚洪水卷走了。父亲去世后,母亲天天悲伤垂泪,猝然苍老,一年后,双目也失明了。甘南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甘南慢慢长大了。母亲更加衰老了。甘南时时牵挂着母亲,悉心赡养、孝敬着母亲。每天外出干活前,他都要把母亲的午饭做好炖在锅里,太阳落山前就早早地赶回家里。在山上摘到什么好吃的果子,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拿回家给母亲吃。
甘南家有一头老黄牛,年龄比甘南还大。甘南记得自己还小的时候父亲就在用它来耕田耙地了。但自从父亲去世后甘南一次也舍不得使用。他把这头牛视为自己的亲人。每天早上他都会亲自将它送到草山上去,老牛吃饱喝足后就会来到家边山梁上一株树皮厚实、枝条疏朗、叶如戟状的灌木下,卧在那儿悠闲地回嚼,等着甘南去接它回家。
日月更替。一转眼甘南二十八岁了。一天下午,甘南熬好汤药伺候卧病在床半年多的母亲喝下,看着母亲油尽灯枯的样子,心中又急又悲。他呆坐母亲床前,默默垂泪,直到天快黑了才想起要去接老牛回家。甘南快走近老牛的时候,看到路上横躺着一个人,衣衫褴褛,一动不动,手里却死死地抓着一根棍子和一扇葫芦瓢。原来是个讨饭的老叫花子。甘南走过去使劲地摇喊,老叫花终于轻轻地哼了一声,挣扎着想爬起来,却又无力地倒下了。甘南没有多想,赶忙背起老叫花就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老叫花还是没有动静。就在甘南快跨进家门时,他却突然伸出棍子档在了门框上。老叫花拒不进家,甘南只好将他安置在牛圈旁的草垛房里,然后赶忙进家烧火做饭。
甘南做好饭端到草垛房。老叫花像是已经完全好了。他接过饭,却并不忙着吃,而是伸手从破烂的衣兜里掏出了两颗拇指大小、色泽翠绿中透着浅黄的扁鼓形果子递给甘南,然后开口说:你是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快把这两颗果子拿去孝敬你妈吧,她还能再陪你两年呢。
甘南拿着果子进去,一颗一颗喂进母亲嘴里。甘南返身出来,看到草垛房地上放着他刚才端出来的饭菜,老叫花却不见了。再一看牛厩里,那头老牛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他感到很奇怪,赶忙四处张望寻找,老叫花却消逝得无影无踪。
母亲吃了老叫花给的两颗果子,如吃下了两颗仙丹,顿感神清气爽。等甘南进来时,竟开口说肚子饿了。甘南赶忙把做给老叫花的饭菜端来给母亲吃了。第二天早上,母亲在甘南的搀扶下又能下地走路了。母亲告诉甘南,那老叫花一定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二人走出家门,对着西天拜了又拜。
下午,甘南早早地就去接老牛回家。走到老牛身边,甘南看到那棵疏朗的灌木枝条上竟挂着好多颗昨晚老叫花给他的那种果子。他激动不已,口中念着仙果、仙果,赶忙跪下不停地叩拜。他小心地摘下两颗仙果,回到家自己喂给了母亲。
此后,甘南每天都摘上两颗仙果带给母亲,让她吃下。自己从不摘吃,也从不多摘。母亲让他尝一尝,他就说,这是神仙赐给您的,我不能吃。就这样一直过了两年。说来奇怪,那树上的仙果看着不多,甘南每天摘两颗,却摘了两年都没摘完,似乎还是那么多。
除了眼睛没能复明,甘南的母亲又健健康康地活了两年才亡故了。安葬好母亲的第二天,那头老牛也平静地死在了山梁上的那棵灌木下。甘南就地挖个坑把老牛埋了。
为母亲“守七”之后,甘南决定出门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他记挂着那些仙果。来到山上,他摘下一颗尝了尝,一股清凉甘甜的味道沁入心脾,顿觉神清气爽。他舍不得吃了,他摘了很多仙果下来,给老牛放了两颗,又到母亲的坟头给母亲放了几颗,然后背着剩下的仙果走出去了。
甘南走了许多地方。遇到人,他就给人家讲仙果的故事,拿出仙果来分给人家吃。吃了仙果的人都念念不忘。果核被人们随手丢在地上,后来就长出了那种皮子厚厚的,枝条疏朗,叶如戟状的树木。树长大后就结出了人人喜爱的仙果。人们高兴极了,于是将甘南和仙果的故事到处传颂。后来云南的很多地方就有了这种仙果。后来有人说仙果这名字太笼统了,还应该有个具体的名字。有人就说,这仙果是甘南发现的,就叫甘南果吧。大家都很赞同,就将这种仙果叫做甘南果或余甘子,将结出甘南果的这种树叫做甘南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都将甘南写成了橄榄。有人还编了这样一首山歌让人们传唱:
吃颗橄榄喝口水,
想起爹娘好伤悲;
为人要学余甘子,
一片孝心永世垂。
后来,甘南落脚在怒江边一户姓林的人家做了长工。主人家喜欢他忠厚老实、勤快孝顺,就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婚后他带着老婆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夫妻恩恩爱爱一同生活了四十多年。老婆一共为甘南生下了十个儿子。这些儿子和他们的后代后来分散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
后来,人们还把橄榄果叫做滇橄榄。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了橄榄的特性和用途,认为它是世上比较珍贵的药食两用的天然水果。人们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发明了许多种吃法,并且还以橄榄为原料开发研制出了许多种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药品和食品饮品。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段登信联系-
关于中国松山宝地龙陵:
该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nxiangzds.com/glgx/8916.html